在中国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,任何形式的加密货币(如比特币、以太坊等)交易均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不存在“合法合规”的操作空间。以下是具体法律依据和风险警示:
⚠️ 中国法律明确禁止的加密货币相关行为:
交易平台服务
境内禁止设立加密货币交易所(含中心化/去中心化平台)。
境外交易所向境内用户提供服务 (包括使用VPN访问) 属违法。
法律依据:
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(银发〔2021〕237号)第一条:
“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一律严格禁止、依法取缔。”
法币兑加密货币(OTC)
通过银行卡、支付宝等进行人民币与加密货币兑换 (包括场外C2C交易) 涉嫌洗钱,资金账户将被冻结。
案例:
2023年浙江某用户因OTC交易被认定“帮信罪”,判处有期徒刑并罚款。
挖矿活动
个人或企业参与加密货币挖矿违反《节约能源法》,面临断电、设备没收及罚款。
政策依据:
《关于整治虚拟货币“挖矿”活动的通知》(发改运行〔2021〕1283号)
🔐 唯一合法数字金融渠道:数字人民币(e-CNY)
特点 说明
法定货币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,与纸币人民币1:1等值,受《人民币管理条例》保护
安全合规 交易全程央行监管,资金无冻结、跑路风险
使用场景 覆盖交通(地铁/公交)、政务缴费、电商(京东/美团)、跨境结算(雄安试点)
开通方式 下载试点银行APP(工、农、中、建等)→ 开通数字钱包 → 充值使用
试点地区:深圳、苏州、雄安、成都等40+城市(最新试点名单)
💡 合规投资替代方案(中国大陆境内)
正规金融产品
股票/基金:通过沪深交易所、银行、持牌券商购买(如A股、科创板)。
贵金属:上海黄金交易所现货黄金、银行纸黄金。
国债/企业债:证券交易所或银行柜台认购。
跨境合规投资
港股通:账户资产≥50万人民币可投资香港上市公司股票(腾讯、美团等)。
QDII基金:通过公募基金合法配置海外资产(如纳斯达克指数基金)。
️ 重要风险提示
法律后果
加密货币交易可能触犯《刑法》第225条(非法经营罪)、第191条(洗钱罪)。
涉案资金将被司法机关冻结追缴,获利所得一律没收。
财产损失
2022年全球交易所跑路/暴雷事件致用户损失超380亿美元(数据:Chainalysis)。
境内用户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损失。
结论
在中国境内,加密货币交易无任何合法操作路径。 公民应严格遵守《中国人民银行法》《反洗钱法》等法规,远离虚拟货币相关活动,通过以下渠道保障资产安全:
✅ 数字人民币(央行法定数字货币)
✅ 沪深交易所(A股/科创板/创业板)
✅ 银行及持牌金融机构(理财/基金/债券)